近期,智沐咨詢的顧問受邀與多家機場商業管理者交流后發現,大家接觸到國外咨詢公司很多新理念的輸入:關大數據、O2O等對機場體驗式商業的影響。在此,我們認為不要過度渲染體驗,體驗的前提一定是消費者買單。同時,差異化不是追求的重點,更重要的是質量上的卓越。
不要神話O2O,那只是渠道的問題! 目前部分機場商業開始認為對線上線下,就是用體驗對抗網上網店的沖擊,其實這兩者并不是絕對的對立。實體跟虛擬的商業兩者其實并存的,對零售商來說多一個渠道從網上可以展現更多的銷售他肯定更接受,但這不代表他會放棄實體點的銷售。兩者之間也有不同的渠道,這只是渠道的問題。
不要神話大數據,控制權在誰手里? 現在流行的大數據,有的咨詢公司,推出云你的大數據控制權在誰手上,是放在云端,云端是誰控制的,最后這個數據就是誰所有。就跟銀行一樣,這個錢是你的,但是在銀行,跟放在你口袋里是不一樣的,你口袋的現金隨時可以用。如果你是借給人家的,那是你的錢,但是不能使用,這個是不同的意義。
不要神話體驗式,旅客的體驗誰來買單? 關于體驗的問題,我覺得不要過分渲染體驗,但大家可以討論,任何的體驗是誰來買單,機場商業不是在做公益,任何商業對機場商業管理者來說,不是機場投資就是商家投資,要回收成本跟利潤,利潤怎么達到?你全部做體驗做一大堆的空間,誰來買單? 你今天去澳門,下了船體驗很好,免費的班車送你去固定的地點,進到地點以后有免費的咖啡、香檳,誰買單?賭場買單,為什么他可以買單?因為他可以在賭場收到足夠的利潤。如果有一天這個利潤下降了,你的免費班車沒了,咖啡也沒了。
想搞體驗,先搞錢! 所以我們做一個商業,不管怎么樣做這個商業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就是能產生利潤的比例,我做企業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要盈利。為什么大家講體驗,因為我們現在在市中心能拿到一塊地塊來做商業,而且有足夠的租金花下去的機率不高,大家現在都跑到二三線市場,都在新區拿地,人都看不到,你不搞體驗、摩天輪能吸引多少人來?如果公司資金不到位、各方面到不了,你的體驗是白搭。
體驗不是目標,人流才是! 另外還有質量的問題,今天你去香港銅鑼灣,你說崇光百貨要不要做體驗,人家不做體驗,那是市中心,人流就夠了。體驗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人流,有人流就能產生銷售。那這個銷售是通過什么呢?肯定是通過不的店,而且我們現在重點是通過零售商的合作令他在里面創造吸引人流的東西,這個目的不是以體驗為重點,而是為了吸引人。
玩體驗,你準備好燒錢了嗎? 體驗是這個階段最時髦的詞,但不是我們的目標,是用體驗來包裝。剛剛說到萬達把它定為初級體驗,進萬達購物、餐飲、娛樂就是休閑,坦白地說現在哪個商場沒有,基本上百分之百都是體驗,問題是這個體驗是什么樣的問題,高還是低,你今天去看建筑,人家是大理石,你就貼個墻紙,人家是大理石,你就做個石膏,我當年做的用的是玻璃鋼,跟威尼斯的船比較一下,人家是上百萬的一艘,我們就區區的六千塊,那個體驗能比較嗎?你去威尼斯,人家是意大利人唱意大利歌,我們那邊是民工劃兩下船。
玩體驗,你準備好管理了嗎? 我們不是以體驗為目的,體驗還要有質量,就像做餐飲,不是吃飯的時候吃的舒服,感覺服務要好,廁所的配置也要干凈,令你整個流程是很滿意的,我們強調是體驗的流程怎么去控制。從你進入一個購物中心怎么讓整個過程是愉悅的,從我的溫度、從里面的服務、從音樂、從色香味各方面的感官上有一個完整的體驗。
玩體驗,你準備好追求卓越了嗎?
最后一個就是我們說的差異化,這不是我們追求的重點,我們追求的差異化是卓越,追求卓越比追求差異化重要,你做的差我做的更差那也是差異化,但是這個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最好,我跟你做的一樣也沒問題,我做的比你好。你開的是外婆家,我也是精品外婆家,但是我跟你做的不一樣,肯定比你好,大家追求的不是差異化,而是追求卓越,你做的更好自然能吸引人群,差異不是重點,差異之外還要有足夠的質量。 |